当前位置:凯发旗舰厅官网 > 文章阅读 > 正文

一位回想童年事-凯发旗舰厅官网

“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”。是啊,年少的时光美好且短暂,如果不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,那青春才是真的被辜负了。韶华不为少年留,没有人可以永远年少。正因如此,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。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回过去,“看一看”年少青春的伟人们在做什么,听一听他们都有哪些童年的故事。

少年毛泽东的困惑:

中国传统小说里怎么没有农民做主人公

青年毛泽东

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毛泽东,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。

祖父毛翼臣,名恩普,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。1878年与哥哥毛德臣分家,从韶山东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,建了五间茅草屋。他的一生都为贫穷所困,后来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。

父亲毛顺生,名贻昌,1870年生。与祖辈不同的是,他上过几年私塾,还在湘军中当过几年兵,很有些见识。毛顺生善持家务又勤于劳作,很快就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,并新置了一些水田。他还在原有房基上十多间瓦房,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“毛泽东故居”的样子。

毛主席故居

母亲文七妹,原名文素勤,湘乡县唐家坨(后改为棠佳阁)人。文氏勤劳、勇敢、贤惠,遇有灾荒之年,她总会送些米面给贫苦乡邻。后来,毛泽东在谈到母亲时说:“世界上共有三种人:损人利己的人,利己而不损人的人,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。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。”

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,他的这个习惯也是从童年时养成的。在私塾读书的前两年,他就从《三字经》读起,渐至《百家姓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诗经》等经典。毛泽东读书时特殊的习惯,那就是读书从不读出声音来。当时的塾师邹培春要给他“点书(圈点书籍)”,他说,您老人家不要点,省得费累。塾师说你特地来读书,不点读怎么行呢。毛泽东笑了笑说,您不要点,我都能背下来。先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点的书,他也可以读懂看会——好学的毛泽东一直在通过翻阅《康熙字典》自学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《诗经》和《论语》。

毛主席故居卧室

在读完六年的私塾后,父亲就让毛泽东回乡务农了。白天时,他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,晚上替父亲记账。在繁忙的劳作之余,他抽出一切时间来读书,不知疲倦地汲取着书籍带来的力量和养分。童年的秉烛夜读,养成了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。

有一天,一个问题突然跳入毛泽东的脑海中,令他困扰不已:中国传统的小说主要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或者才子佳人,极少见之有以农民为主角的。经过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,他终于想通了——原来这些小说颂扬的都是那些统治阶层的人,他们是不必种地的。因此,主角的光环怎能落到这些辛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头上呢?!

毛泽东与文家表兄文运昌最是相投。文运昌长毛泽东9岁,在毛泽东辍学务农时,正是他劝说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,又将自己早已读过的《盛世危言》《新民丛报》等,推荐给表弟毛泽东。正是这两本书刊,拓宽了少年毛泽东的视野,他后来说:“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,直到可以背出来。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,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,我当时认为他是进步的。”阅读这些进步书刊,再加上自己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,更加坚定了少年毛泽东要为天下穷苦大众谋福祉的决心。

“大鸾”的感言:

同学,同学,宜如何奋勉,始对之而不愧哉

1898年3月5日清晨,周恩来出生于淮安驸马巷的一座宅院内。生父周劭纲,生母万氏,出生后不久即过继给早逝的叔父周贻淦为嗣,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长大。他的乳名叫“大鸾”,《山海经》中写道:“女牀之山,有鸟,其状如翟,名曰鸾鸟,见则天下安宁。”

“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没有这一次的离家,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,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,走向悲剧的下场。”周恩来口中所说的那次改变,真要感谢他的四伯父周贻赓。

1910年春天,三伯父周贻谦回乡探亲,带回了在东北工作的四伯父周贻赓的信,信中说希望能接周恩来去东北读书。于是,12岁的大鸾告别家乡,和三伯父一起去东北求学,他的人生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旅程。

刚到东北时,在奉天府(今辽宁沈阳)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可读,周恩来先随三伯父到铁岭进银冈书院(初级小学)读了半年书。这年秋天,第六两等小学堂建成。伯父把他接到奉天府,入高等丁班学习。后来,这所学校改名为沈阳东关模范学校。

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

第六两等小学堂是一所刚开办不久的新式学堂,课程包括修身、国文、算术、历史、地理、格致、英文、图画、唱歌、体操十门。周恩来在这里刻苦用功地学习,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。《东关模范小学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》(1912年10月),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所写的最早的一篇文章。

“吾全校之诸同学乎!吾人何人,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?此地何地,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?圣贤书籍,各种科学,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?师之口讲指画,友之朝观夕摩,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?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,成伟大人物,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?以将来如许之重负,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,同学,同学,宜如何奋勉,始对之而不愧哉!一物不知,学者之耻。同学其博学乎?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同学其审问乎?思之思之,鬼神通之;差以毫厘,谬之千里。同学其慎思而明辨乎?学矣,问矣,思辨矣,而犹或浅尝辄止,见异思迁,躐等以求进,自是而非人焉。吾恐同学之智识亦无由新,道德亦无由固,而欲丛人才、蔚国器,难矣。如是,则书不将虚此读,业不将虚此习,师不将虚此教诲,友不将虚此切磋,吾模范学校不将虚此造就,而两周年之光阴不又将虚此度过也哉!惟望吾全校诸同学惕然自警而已矣!”这出自一个年仅14岁的孩童之手的佳作,令人感佩的不只是他的文采斐然,还有那高贵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

“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”

这样出众的才能和高尚的品质自然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。第二年,这篇文章获得了奉天教育展览会的甲等,并被收入《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》一书中。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《学校国文成绩》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《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》也都先后把这篇美文佳作收入在内。

在繁忙的学习之余,周恩来也不忘关心贫苦的劳动者。学校里有一个吴姓的老校工,工作很辛苦,每天都要打扫、烧水。周恩来便时常早到学校帮他做些事情。一次,老校工病倒了,他二话不说就把身上仅有的8个铜板送给了吴校工。

朱德忆童年:

过惯那种清苦生活,在毛儿盖(草地)觉得也不过我们那样子

在四川省的北部,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县城——仪陇。仪陇县城东南有一座形状酷似马鞍的大山,人称“马鞍山”。山前有个平坝子,每逢农历初一、初五、初八,四乡八邻的村民都会聚集在坝子里赶场,于是人们就称这里为“马鞍场”。在马鞍场西北约两公里处,有一座山梁,山上松柏参天,草茂林密,这里叫“琳琅寨”。1886年12月1日(农历丙戌年冬月初六),在琳琅寨脚下李家湾一个佃农的家中,一个婴儿呱呱坠地。当时的人们,谁又能想到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、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。

朱德同志故居

朱德的父亲朱世林是一个性情敦厚的农民。母亲钟氏出身于贫苦人家,性情温和,勤劳能干。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。全家二十多口人,妇女们轮班煮饭,轮到就煮一年。把饭煮了,还要种田,种菜,喂猪,养蚕,纺棉花。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,还能挑水挑粪。

钟氏总是同情贫苦的人,虽然自己不富裕,还要经常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更苦的亲戚朋友。她自己是很节省的。父亲周世林有时吸点旱烟,喝点小酒。这时,母亲总要管束着自己的孩子,不许他们沾染上一点。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,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,在朱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,朱德四五岁时就懂得帮妈妈干活,到了八九岁时已经会干好多农活了。童年时的朱德还是个勤劳的农活小能手,他种的春萝卜有碗口那样粗,一尺来长。

朱德同志故居

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十分清苦的,住的房屋原是地主用来存放粮食的仓库,光线昏暗。全家极少吃白米饭,多半是吃菜饭、红薯饭、杂粮饭等,油盐也很少。遇上丰年才能做一件新衣服,衣服也是自己做出来的。母亲手纺出线,请人织成布、染上颜色,成衣有铜钱那样厚,这就是老百姓口中的“家织布”。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,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。

朱德同志故居

童年时这种艰苦简朴的生活,给朱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使他养成了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、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。后来,他回忆道:“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,因此,后来搞革命时,就不大怕饿,好像根本不知道饿。讲起干活,也是一样。我从小到大都干活,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。走路也是一样,成年以后,我虽然有时有马骑,可是一生之中差不多都是走路,经常几个月、几年长距离行军,同我指挥的士兵并肩走来走去。”“过惯那种清苦生活,走遍世界就没有觉得苦,在毛儿盖(过草地)觉得也不过我们那样子。”

古有孔融让梨,今有“九伢子”分石榴

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,有一个普通的小山村,名叫炭子冲。历史上这里有不少人靠伐木烧炭为生,久而久之就得名“炭子冲”。这里山清水秀,物产丰富。在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有一座老屋,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出生在这里。

刘少奇同志故居

这个孩子出生后,父亲刘寿生按照家族谱系规定给他起名绍选,字渭璜。由于他在叔伯兄弟九人中排在最末,而在当地俚语中又把最后一个孩子称为“满仔”,家人于是也称呼他“九满”“九伢子”。

刘少奇同志故居一角

九伢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,父亲的爽直、母亲的坚毅、哥哥姐姐们的勤勉努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。他的童年就是在炭子冲的沟沟坎坎中度过的。从五六岁开始,他就要和家人一起下地除草,和童年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放牛。

转眼到了1906年,九伢子满8岁了。父亲将他送到离炭子冲三里远的柘木冲一个私塾去读书上学,私塾就设在老师朱赞臣的家中。朱老师不但饱读诗书,而且为人正直,品行端正,深得乡亲们的敬重。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“朱五阿公”。

朱五阿公其实家境并不富裕,主要生活来源靠种地。他教书的微薄收入只能贴补一点家用。来这里读书的大多是附近的农家子弟,有三十来人。

朱先生的院子里种了很多果树,每到果实成熟的时节,总会有学生禁不住香甜果子的诱惑,偷偷摘下几个解解馋。在这些学生中,只有刘少奇克制力最强,从不偷摘果子。于是朱五阿公在石榴成熟后,把两个大大的红石榴送给这个孩子作为奖励。

得到先生的奖励,刘少奇十分高兴。他回到教室中,用小刀把石榴分成一瓣一瓣的分给同学们享用。这一切都被在不远处的朱先生看在了眼里,他为这个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优良的品行感到欣慰不已。朱先生曾在平时授课中,多次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,告诉孩子们要懂得关心他人,要树立做人的美德。

朱先生这种循循善诱、入情入理的教育方式给刘少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几十年后,已经成为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,在回忆童年往事时说到:“我永远忘不了这位教我识字,教我做人的启蒙老师。”

为啥要用黑布伞遮太阳,先生连赞“贤娃儿”答得好

邓小平同志故居

1904年8月22日,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场姚坪里(今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)一户农民家庭。邓小平出生后,父亲邓文明为他取谱名邓先圣。先,是协兴邓氏家族的辈分;圣,即中国古称的圣人。圣人,旧时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。父亲邓文明给儿子邓小平取这一名字,当然是希望他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世人敬仰的一代圣人。

父亲在邓小平5岁时将他送到本村一家私塾读书。入学那天,私塾先生听到“先圣”这个名字时感觉有些别扭:在私塾先生看来,汉代后孔子就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立为“至先师”,而这个学生取“先圣”一名,让人一听似乎就有冒犯孔圣人之嫌。于是那位私塾先生便要求父亲给邓先圣改名。邓文明听了私塾先生的话也觉得有理,当即便请先生给自己的儿子改个名字。那老先生摸了摸脑袋,略加思索后便说:“那就叫邓希贤吧!”就这样,邓先圣改学名邓希贤。从此,家人们开始多叫他“贤娃儿”。

青年邓小平

7岁时,邓小平转入协兴县的北山初级小学念书。4年后,11岁的贤娃儿又转入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。当时学堂开设有理科课程,主要教授一些生活中的物理、化学常识。教授理科的是一位读过洋学堂的新式秀才,名叫曾树森。

一天,曾先生给孩子们出了个怪题:白的东西反光不吸热,黑的东西吸热不反光,那么人们夏天用黑布遮太阳,是什么道理呢?这个问题让一向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了起来,孩子们小声议论着。可是先生连着提问了好几个学生,他们都慌慌张张地不知该如何作答。

当问到班里年龄较小的邓希贤时,他从容地答道,夏天太阳太火辣,空气中的温度很高。人们把伞布撑起来后,黑布伞要吸收很多的热量,这样布伞的温度就要升高,而伞周围的温度会低一些,伞周围便会形成温差。有了温差,空气对流就会形成风,人们自然会感觉凉快了。

邓小平回答后,先生连连称赞:“答得好!答得好!不仅运用了以前学到的知识,而且还有创新和发挥,不简单,不简单!”同学们也都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眼光。

韶山毛泽东图书馆

鹰隼试翼,风尘翕张。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。古往今来,很多人在少时便展露了过人的才华或担当。这其中,有人成为伟人,真正做到了“为天地立心,为万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然而,也有不少天资聪慧的少年英才,却最后沦落到“泯然众人矣”。比如我们熟知的方仲永、江淹等。

那么,聪慧的怎样才能成长为国家栋梁,而不是江郎才尽的“方仲永”呢。惜取少年时,立志存高远!有一个宏大的志向是迈好人生路的第一步。能够立下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”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等宏图大志,不愁闯不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。其次,“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”。一定要明白学习的重要性。只有在不断学习中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。

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孩子们,加油,未来在你们身上。


中国网

all about china

中国网客户端

上!线!啦!

9种语言

近80个特色栏目

辐射200多个

国家和地区

共同讲述

同1个中国故事

中国网——你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

点我下载客户端


大家都在看

(来源:中国军网)

本期编辑:李兆彧

本期校对:郑瑾

投稿邮箱:misd-zhiban@qq.com

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随机文章

网站地图